TEL::18488115137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主营项目

  • 主营项目标题六
  • 主营项目标题五
  • 主营项目标题四
  • 主营项目标题三
  • 主营项目标题二
  • 主营项目标题一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旅游休闲+非遗体验  

发布时间:2024-02-20 12:23:58 点击量:

【老街华纳公司讯】 日前,非遗项目古线装帧——银博缘古籍装帧博物馆及四大发明非遗体验中心入选天津市首批市级非遗传承体验基地。来到这里,人们可以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印刷技艺,感受古代四大发明的魅力。郑宝军作为秦氏古线装帧技艺第六代传人,多年来在师父秦程的带领下,深耕传统文化,打造银博缘古籍装帧博物馆及四大发明非遗体验中心,立志将非遗技艺保护并传承下去,通过非遗与旅游融合,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大众休闲文化生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郑宝军:中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汉、唐代只有卷轴形式的书。宋代进入书籍印刷爆发时代,开始出现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多样的装订方法。这点在古籍中也有佐证,南宋罗璧在《罗氏识遗》中写道:“余谓书少而世不知读,固可恨。书多而世不知重,尤可恨也。唐末年犹未有摹印,多是传写,故古人书不多而精审,作册亦不解线缝,只叠纸成卷,后以幅纸概黏之。”可见线缝作册是当时宋代书籍较普遍的装订形式。明朝中叶,中国装订技术史上第一次出现将零散页张集中起来,用订线方式穿联成册的装订方法,它标志着我国的书籍装订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6年9月出版的线装本《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规模最大的线装书。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加速,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线装书业大放异彩。古线装帧技艺沿用至今已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虽然现在应用的很少,但我们还是坚持要将这项传统技艺一直传承下去。2019年,秦氏古线装帧技艺入选河北区区级非遗项目,2021年又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非遗技艺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们有义务将这份文化瑰宝保护并传承下去。


  郑宝军:秦氏古线装帧技艺第一代传人秦锡山是晚清时期在清宫武英殿修书处专职进行书籍装帧工作的御用匠人,出宫后他回到天津,开办了古线装帧书籍作坊,从此便将这门技艺在天津扎下了根。第二代传人秦建辉子承父业,1928年在天津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书籍装帧现代作坊。在这期间,他为华新印刷公司(中共中央在天津建立的秘密印刷厂)装帧过许多重要书籍。第三代传人秦瑞亭在1945年将原父亲创办的印刷装帧作坊的技术骨干招回,购置设备、工具,创办了现代印装厂。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其间印装厂承接了天津知识书店大量的古籍装帧业务。上世纪八十年代,第四代传人秦梦笔将古线装帧技艺与现代印刷工艺进行了整合,创办了天津市育宏印刷有限公司,推进了古线装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第五代传人就是我的师父秦程,他自幼和父亲学习古线装帧技艺,通过不断地总结学习、探索实践,在继承传统唐本、宋本缀订装帧的艺术风格的同时,他还发展了四目式、四目骑线式、太和式、坚角四目式、龟甲式、唐本式、麻叶式等线装技艺,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出版物装帧技艺评比中获奖。现在,师父又将这项技艺传给了我以及几位师兄弟们,由我们继续将这项技艺延续下去。师父总跟我们强调,秦氏家族五代传人传承发展古线装帧技艺,就是凭借着自身的匠人精神,想靠这门技艺挣钱很难,要耐得住寂寞,但是作为古线装帧技艺非遗传承人,我们自身的那份责任是很重的,我们要做纸上的美容师,让后人感受并体验到古人的智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向匠人精神致敬。


  郑宝军:古线装帧有几个主要的步骤,首先就是折页,要将纸张按要求的数量及规格进行折叠,使前后页板框重合;然后是打眼穿纸钉,根据线装的设计样式,按照对应的位置进行打孔;之后就可以穿线订书了,按照古线装帧技法中不同的样式设计进行穿线制作,装订好后再经过粘签条、印书根字等环节,一本线装书就制作完成了。古线装帧技艺步骤复杂,制作过程要全部由人工完成,制作周期长且成本较高,因此现在也很少有书会用这种方式来装订,基本上采用这种方式的都是一些古籍或是藏书。但它的优势是“字大如钱”,不损目力,而且阅读时摊得开,张合自如、很牢固,用这种方式装订的书籍可以保存很久,收藏价值很高。

QQ截图20240220122223.png

  打造文化体验中心

 郑宝军:2002年我的师父秦程在成立银博印刷公司后,就在我们的印刷车间培养了一批古线装帧技艺的师傅,这些在一线工作的老师傅现在基本都能掌握这门技艺,但是我们现在传承确实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愿意学古线装帧的很少,我们也在想办法,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来关注和传承这门技艺。从2016年开始,在师父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在河北区和滨海新区成立了全国首家书籍装帧博物馆和两处四大发明传统文化体验基地,我们希望可以将古线装帧技艺成功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之中。目前,我们已经先后被北京印刷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美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等众多高校定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学生们来到这里沉浸式地体验了造纸和装帧的过程,慢慢地也对古线装帧产生了兴趣。我们还设计了古线装帧技艺的线上课程,如果通过体验对这门技艺感兴趣的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课程继续学习,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进来。


  郑宝军:我们最初在设计四大发明文化体验中心时,就是想打造一个弘扬非遗传统文化的沉浸式创意体验空间。我们是印刷公司,一直就是在和纸和文字打交道,所以我们将整个场馆分为六大空间——纸造空间、字在空间、纸印空间、纸书空间、红火空间、经纬空间,讲述了我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由来,孩子们来到这里可以自己动手体验如何造纸,如何印刷,如何装帧,不仅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何为四大发明,也能深刻体会到这些传统技艺背后所蕴含的匠人精神。有一次,孩子们来体验制作纸张,就有孩子说:“这水怎么这么凉呀?不能用温水吗?”我说:“在中国古代没有我们现在的加热设备,古人们造纸就是把手浸泡在寒冷的水里,一遍一遍地抄纸,才有了人们用的纸张,所以纸是非常珍贵的。”孩子们听我讲完,都觉得造纸真的不容易,应该要珍惜纸张,在做的过程中就更加认真了,我想我们打造这个体验中心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此外,我们还接纳了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项目皮纸、蚕茧纸、活字印刷、孔板印刷、传统版画、古线装帧、龙鳞装、民俗剪纸、土布编织、手作陶艺等16项,得到了王兴武、唐新、王淮珠、郑芬兰等大师级非遗传承人的亲自指导。同时,我们承接了国际华人寻根之旅的活动,有的华侨已经八九十岁了,他们的子孙回到中国,来到我们的体验中心,和他们视频,告诉他们找到了中国文字、造纸、印刷、装书的根,这些华侨很感动,因为在他们心里中国才是他们的家,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但很遗憾他们回不来了,当看到这些文字时,他们心里的那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也让他们的心得到了慰藉。


  这些年来,我们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韩国、日本、埃塞俄比亚、阿富汗等国家相关组织合作,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树立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去年年底,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印发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我们的银博缘古籍装帧博物馆及四大发明非遗体验中心很荣幸入选了天津市首批市级非遗传承体验基地,我们会继续做好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弘扬传统文化,赓续工匠精神,加强文旅融合,追根溯源,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植在这片土地上。